领域前沿
韩国发布《2025至2029年武器系统材料与零部件发展规划》
韩国国防技术振兴研究所发布《2025至2029年武器系统材料与零部件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未来5年重点开发280种关键材料与零部件,总预算达8964亿韩元,涵盖武器系统全周期,旨在提升国防工业自主性。
《规划》基于韩国《2023至2037年国防科技创新基本计划》《防卫产业发展法》等政策法规,主要分为3部分,直指韩国国防工业短板,将开发任务分为集成化开发、政策导向、性能改进、运维优化、技术接力5个重点项目。如集成化开发项目打破传统局限,强化技术整合能力,K1系列战车的14种关键零件采用统一技术标准与测试流程确保性能兼容;政策导向项目聚焦经济安全与供应链韧性,将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等21项技术纳入开发清单,通过跨部门协作加速国产替代;性能改进项目计划通过替换关键部件提升整体作战效能,包括开发K9自行火炮的系统装置等;运维优化项目以“用户导向”为牵引,通过基层反馈快速响应实战需求,确定武装车辆防无人机干扰设备等79项课题;技术接力项目整合军民两用技术,推动尖端技术向国防领域转化,韩国材料研究院主导的“高密度陶瓷装甲板制造工艺”是此类代表。其呈现“技术自主 + 生态重构”特征,重视军民协同技术转化,鼓励民间企业、科研机构参与国防研发,放宽大学等非营利机构的参与限制,像无人机通信模组、卫星高功率放大器等项目由民营企业主导开发,政府提供最高75%的研发资金支持;推动中小企业战略赋能,通过研发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,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国防创新项目,在“战略零部件国产化”类别中,中小企业可独立竞标高价值项目;创新全周期管理供应链,引入“集成产品支持”概念,要求开发过程中同步规划生产设备、测试工具及维修设施的配套建设,提升供应链的韧性与响应速度。据《规划》,韩国将于2026年前启动大部分研发项目,若按期完成,韩国武器系统国产化率有望从目前的70%提升至85%以上,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对韩国国防工业的冲击,同时其军火出口成本优势与技术可控性将凸显,增强市场竞争力,或挤压传统军工大国的市场空间,不过高额研发投入也会挤占民生预算、加剧政府债务。
信息来源:http://www.81.cn/szb_223187/gfbszbxq/index.html?paperName=zggfb&paperDate=2025-03-03&paperNumber=04&articleid=950423
下一篇: